每个设计师都会遇到的必不可少的就是成长的问题

Dec 27, 2018

编辑:北承

设计师,团队

设计师在职场道路上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每个设计师都会遇到的必不可少的就是成长的问题,一般分为自我驱动和外部驱动,自我驱动由于是源于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成效上会比外部驱动好非常多。但外部驱动也会有一些有效果的方式,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团队的力量。团队利用正确的方式,能够帮助设计师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节省更多时间,也能够帮助设计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无用功,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条快速成长的“捷径”。

TCD设计团队规模不大,一个10人左右的小团队,相比其他大型团队在规模上小了很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TCD在团队专业建设、影响力建设以及团队氛围上都有做相应的工作来帮助设计师进行提升。今天和大家简答聊下TCD在团队内部如何驱动设计师成长的几个点:

1.丰富的团队人员组成

2.营造良好的分享气氛

3.如何激发团队思考

4.完成阶段性目标,提升成就感

5.如何营造内部良性竞争

主要会围绕这五点和大家分享,每个点里面会有具体的一些实施方案和小结,驱动设计师成长的方法有很多,这里罗列的只是我们团队的一部分,每个团队都有自己成长之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小小感悟。

1 丰富的人员组成

带动学习

相互吸收

性格养成

说到设计这个职业,大家都会觉得很酷,设计师也经常被“神职化”。认为做设计的人都非常时尚,个性张扬桀骜不驯。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多设计师和其他职业的从业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群比较普通的人,只是设计这个职业要求设计师具备良好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所以设计团队要想有活力,需要有各式各样的的人员组成。很多做过职场PDP的人都知道,团队里大致分为五种特性的人,每一种特性都会具备其优点和缺点,这里不展开讲。主要想说的是,如果团队想要带动设计师成长,就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都具备,比如“狮子和孔雀”表现欲都是比较强烈的,这种会来事儿的设计师,在个人影响力和团队建设上面就会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他们能够把团队的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有效的带动起来;再比如“猫头鹰和考拉”偏理智和沉稳,他们表现欲不强,但工作非常认真踏实,而且会在其他设计师脑洞跑偏的时候把他们拉回来。我们团队在人员组成上尽可能的吸纳不同个性的同事,让大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性格特性,这样的团队构成,能够让设计师相互在工作中充分吸收对方身上的性格优点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设计师性格养成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

2 良好的分享氛围

加强交流

开放心态

加强自我表达

设计是和潮流趋势紧密相关的职业,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前沿,时刻保持自己的敏锐度。除了外部途径获取信息,内部分享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帮助设计师填补知识盲点的一个好方法。我们会每双周举行一次周会分享环节,每双月有一次分享会。具体形式如下:

双周分享,设计师做一个15分钟内的简短分享,题材不限,形式随意发挥。

双月分享,每两月固定的分享,分享时间必须在45分钟以上,内容经过充分准备。分享者不只是设计师还会联合技术同事一起,大家相互交流探讨,为了给大家营造轻松的氛围,我们准备一些小零食让大家边吃边聊。

为什么是双周和双月?其实这和团队规模有关,对于一个10来人的团队来说,双周和双月既不会太让大家因为过于频繁而感到乏味,又能够较好的保证分享的内容的品质。

那么,团队内部的分享能够给设计师带来一些什么好处呢?首先,能够促进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团队很多设计师都是关注自己在专业垂直领域的,亦或者大家工作也只是做各自的模块儿,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并不是非常多,分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促进大家交流,了解你的设计伙伴他在干什么或者他在想什么;其次,每个人关注点都不一样,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看法完全不同,所以每一次分享都有可能让你吸收到新的知识点;再者,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愿意去表现自己或者分享自己的感想的,所有需要有团队分享氛围去推动他们做这样的一些事情,也让更多的设计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分享这件事;最后,每分享一次,设计师的表达就会被锻炼一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我表达的机会。

部分团队分享图片

3 激发思考

培养主人翁意识

被动执行到主动思考

提升总结归纳能力

设计虽然是右脑思维比较多的职业,但在做设计方案的时候也需要有紧密逻辑和思考的。团队的职责不光是不停的分配给设计师工作,也需要帮助设计师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

所以我们团队会要求设计师在每一个完整项目完结之后都输出一份完整的设计项目总结,发送全员邮件让大家了解项目的设计思路并且公司内部平台发文,和大家一起交流。

很多设计师都写过项目总结,将自己的经验沉淀下来,但大多数都是有感而发,而强制的项目总结能够怎样帮助设计师去提升呢?主要会有三点:

1.培养主人翁意识:设计师在工作中会接到无数个需求或项目,然而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够有很好的精力和耐心去做到百分比的完美,术业有专攻,需求方往往关注的是你的设计有没有满足的我的产品诉求并不是这个设计到底好不好,这就会给设计师造成一些惰性因素,认为即便不花那么多精力,其实也没谁看得出来。有了项目总结的输出,就能够让设计师在一开始抱着主人翁的意识,以更佳端正的态度对待需求。

2.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思考:很多设计师喜欢一拿到需求就开始挽起袖子开始干,尤其是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设计师。纯执行的项目对于设计师的动手能力也许有一定的提升,但在设计思想上并没有任何帮助。而项目总结必备的就是需要有前期思考、设计思路以及落地执行过程,这会迫使设计师在项目一开始就主动的去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而不只是一味地被动执行。

3.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设计师大多比较感性,所以我们并不太擅长理性的逻辑和思考,也并不是每个设计师天生都会讲故事,项目总结的输出,能够持续帮设计师锻炼和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部分团队项目总结图片

4 阶段性目标和成就感

明确方向

扩展思维

激发持续性动力

每个设计师都会给自己制定目标,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朝着明确的方向去提升。但久了我们会发现,很多目标制定之后就真的只是目标而已了,如何去朝着目标前进还是很迷茫,久而久之缺乏对目标的激情,设计师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出现这种一般会存在两个问题:

1目标长远或者泛化

2没有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

我们团队半年除了给大家制定工作上的KPI明确工作方向之外,团队还会推行一些类似OKR的措施,这里分享其中两个:

一个是“模拟项目”。之所以叫“模拟项目”是因为这个项目并不是工作中的项目。项目为其两个月,设计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进行项目组建,在“模拟项目”中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创意,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东西,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自己专业催垂直领域。项目结束后,我们会大家一起来展示各自的成果。

办公软装模拟项目图片

还有一个是“小目标”计划。设计师自己在年初制定自己的小目标,小目标内容和个数不局限,年初是小目标制定大会,年底小目标评审大会,由团队所有成员参加。完成最好第一名给予奖励,未完成给予惩罚。

小目标卡片

通过这些方法,设计师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前进的方向;同时由于专业分工,工作中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专业垂直领域里面,“模拟项目”就是帮助设计师能够跳脱出来,扩展设计思维,尝试更多是风格和技法;再者短期目标易到达好实现,对设计师的成就感也能够有较好的满足,这样会激发设计师持续进步的动力和信心。

无论是“模拟项目”还是“小目标”,其本质都是通过短期项目明确阶段性目标和达成效果,从而激发设计师的持续性动力。

5 良性的内部竞争

设计效率提升

问题拆解能力

设计方案完善性提升

团队要想帮助成员提升,只是一片其乐融融的的氛围是不够的,氛围过于轻松和缓和,会让人容易进入“舒适区”的一种状态,久了也就没有了对自我高要求的动力。所以,团队内部适当的良性竞争制造压力,对于设计师提升也是有帮助的。

在TCD主要的内部竞争机制是设计评审,我们会有两种评审机制。1.周会评审 2.设计需求评审。

周会采用比较趣味的“灯灯灯”形式,每个设计师挑选自己本周最满意的作品用三分钟时间讲解,其余设计师每人有一个小台灯,喜欢就亮灯不喜欢就不亮, 最后设计师可以提问任何没亮灯的其他人并让他们给出不喜欢的理由和解决方案。亮灯数每周会被记录,年底会有总结会。这个过程其实一方面是促进大家交流,更多的是希望这种机制能过让大家感受到压力,从而去输出更高品质的东西~(这种形式并不是我们独创,公司其他团队的小伙伴也在用)

周会图片

除了周会,还有就是专门的设计评审, 我们的评审方式非常简单粗暴,但是很直接有效。就是设计师把需求项目背景、设计思路、设计展示都整理清楚给其他成员评审,大家快速对设计稿进行评审投票,1代表通过过 2代表不通过,投不通过的设计师不是只耍耍嘴皮子就好,需要说明具体理由和相应解决方案以便设计师修改。这种方式也能够让设计师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对自己设计方案做成完善的准备。

在良性的内部竞争下,能够有效提升设计师的设计输出和定稿效率,能够很好的帮助设计师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驱动自己产生更好的设计作品;同时在评审过程中,也能够让锻炼设计师的问题拆解能力和项目PK能力;长久的锻炼,能够让设计师养成认真严谨对待自己设计项目的习惯,输出设计方案完整性会得到极大提升,对于设计师的专业能力体现是很好的锻炼。

大致和大家分享以上的几点,最后想说的是,每个设计师在团队中成长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团队能够做的是用团队是机制去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具体每个设计师能走多远,还是需要靠设计师自身内在硬核。这里也欢迎其他团队的小伙伴给我们留言一起交流大家共同成长的心得,让我们一起成长^_^。

设计师,团队
文章来源:腾讯动漫TCD
郝雨来

主动一点,任何事情只会更简单

江苏·南京

Copyright © icshow.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2014-2022 ICP15001395

Copyright © icshow.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2014-2022

ICP15001395

Top